登录
首页 > 凯迪拉克 > 年产值超10万亿,技术全球领先,中国汽车的利润去哪里了?

年产值超10万亿,技术全球领先,中国汽车的利润去哪里了?

发布时间:2024-07-04 12:38:10 发布用户: guiwang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资产总计108668.3亿元,同比增长11.7%;营业收入为100975.8亿元,同比增长8.7%。

从全国GDP的占比来看,汽车总产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10%,已经超过房地产,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经济支柱。

 

从销量数据看,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出新高,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今年1-5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138.4万辆和114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和8.3%。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市场占有率达33.9%,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如果单看中国汽车品牌,有调查机构统计,中国汽车品牌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售出了1340万辆新车,增幅达到了23%,超过了全球平均10%的增幅,超过了福特和雪佛兰等美国品牌1190万辆的销量。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占比为17.9%,仅次于欧洲和日本。

领先的不仅仅只是市场规模,还有技术。在新能源车领域,中国汽车技术已经走在了全球前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需要通过合资以市场换技术。但是现在以小鹏、零跑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已经开始与海外品牌合资,实现了电动化技术的“反向输出”。

按理说,坐拥如此可观的市场规模和领先的技术,又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经济支柱,中国汽车行业的小日子理应过得不错。

但是,2023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5%,低于整个工业企业5.8%的平均水平。

 

放在全球来看,中国18家上市车企去年的利润总和还不足500亿,别说干不过丰田、大众这些盈利超千亿元的巨头,就连每况愈下的福特一年的盈利也有300多亿元。

根据全球汽车行业的经验,一般来说,利润率在5%-10%都是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公司拥有独特的技术或良好的市场策略,利润率可能会超过10%。合理的利润率是维系企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中国汽车现在的怪现象就是:规模越做越大,技术越来越领先,反倒是利润率越来越低了。

而且情况还在继续恶化,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1-4月,汽车行业收入30,742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率只有4.6%。

为什么?

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从2018年以后,我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就开始呈现出一个断崖式的下跌。这个时间点恰巧也是新能源市场开始爆发的初始。

 

为了抢占市场,新能源普遍采用以利润换规模的策略,通俗一点讲就是内卷。这种内卷在2023年演变成更为直接的价格战,最终是把整个汽车产业链,包括自主、合资、豪华品牌,高中低各价位市场都卷了进去。

有统计显示,2023年新车平均市场零售价、终端成交价,比前一年下降了10-15%,今年1-4月份又下降了10%,这个降价力度可谓说是史无前例。

 

内卷的根源是因为需求下滑,市场进入存量竞争。

卷固然有好的一面,迫使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优化成本,让利给消费者,让市场优胜劣汰,这无可厚非。

但无休止无底线的内卷,再夹杂着民族情绪、流量裹挟等因素,就会变味。

 

年初的2024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因为批驳“国外品牌完蛋说”,指出“产业链不公平,长安新能源亏损严重”,就遭遇了铺天盖地的网络挞伐。

在前不久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就因为说了几句大实话:“没钱赚、没有效益,企业不可能生存”、“让利没问题,但让本就有问题”,就被舆论断章取义的网暴。

 

刚刚结束的2024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轩辕之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再次怒斥行业内卷带来的六种怪现象:偷工减料、拖欠货款等等,将之视为“灾难”,更是直指“中国汽车到了最好的时候,但却又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整个现场直播被网络喷子喷得关闭了评论。

《一代宗师》里本山大叔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儿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

这用来形容眼下的汽车行业丝毫不为过。过度内卷,可以让中国汽车赢了面子,但输的是里子。

 

产销突破3000万辆,出口世界第一,新能源技术和销量全球遥遥领先,但是这是以整个产业链都在亏钱、降薪、裁员,全行业利润率大幅下滑且规模越趋集中为代价。

遗憾的是,为了面子,现在我们还深陷在越来越严重的无效内卷之中而无法自拔。

Copyright 2016-2024 柠檬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2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