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凯迪拉克 > 看乐坚、韩博、吴彦含等的寻隐与交错

看乐坚、韩博、吴彦含等的寻隐与交错

发布时间:2024-07-19 08:18:45 发布用户: guiwang

回顾一周艺术人物,在上海,艺术家乐坚“寻隐——乐坚作品展”在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展出。上海艺仓美术馆“对形:布线与贴面——韩博、于艾君双人展”对外展出。青年艺术家吴彦含首次个展“方寸之间”在东一美术馆开幕,艺术家以线条为藤蔓,编织回忆的花园。

在北京,青年艺术家汪征祯带来全新个展——“松”,展览旨在探讨“松”的自然精神与新时代女性力量,引发观众对于性别、文化认同和社会价值的思考与讨论。今日美术馆新展“神话在哪里:上古宇宙的奇幻冒险”则追溯中国神话的历史本源,将中国上古神话故事按照时间、空间和生命哲学等思维发展模式进行沉浸式的展示。

上海|艺术家乐坚

“寻隐作品展”开幕

“寻隐——乐坚作品展”近日在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对外展出。本次展览以“寻隐”为主题,汇集了艺术家乐坚的众多作品,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他的作品是对隐秘世界的一次深刻挖掘与温柔揭示,让人们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与自我反思的角落。

艺术家乐坚

乐坚,1961年出生于上海。1985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1999年起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乐坚具有童子功书写绘画技法和家学渊源,同时又经过学院系统理论与实践学习,加之其在美术编审和副总编的工作经验,广集吴昌硕、关良、黄宾虹、林风眠等中西大家之所长,具有丰富的绘画知识和中国文化的积淀,对其水墨创作、油画表现及瓷器描绘都有裨益。

乐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使他的创作回归了基本,画家不能简单地重复,而是将当代意识融入古老的笔墨技巧中,几十年的苦功,数以百计的渐进山水直到形成规模,自成风格,他以远近山的形状深淡对比,画出立体,制造出山谷深䆳又近在咫尺的效果。

乐坚画作

近期创作的系列山水,更为强调现代艺术的构成意识,物象取舍上也更具视觉上的张力效果。但仍保有“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之意,文人情怀犹存。在他的作品中,色彩构成,光影引入,时间空间的呈现,笔墨的书写率性,尤其是思考观念的表现,无不遵循着道法自然的创作路径,而非泛泛的墨色纷呈的程式化。

据悉,此次展览由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典藏委员会主办;上海海上油画雕塑创作中心学术指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协办;宗蕾担任展览总策划;由蔡彭城策展;张远山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宗和)

上海|韩博、于艾君

绘画与诗歌的交错

7月12日,“对形:布线与贴面——韩博、于艾君双人展”于上海艺仓美术馆举行。韩博、于艾君作为艺术家的同时,又同为诗人。

线与面是于艾君和韩博各自擅长的语言,它们在绘画平面上构成着对形关系。素描是于艾君的艺术之源,在拓印、涂抹、刮擦与刷绘等技术之下,孕育出纸本、布面、综合材料以及绘画装置等不同形态的创作,使得最为古老的素描基因植入其他媒介之中,在当代语境下倔强生存。

韩博《梯航走地鸡》,麻布丙烯,45×55cm,2024

马赛克拼贴是韩博的赋形原型,并由此繁衍出其他形式的色域拼贴。借此,韩博表达着对欧洲古典时代的文化认同(古罗马时期是马赛克艺术的黄金时代),也将自己曾经从事的戏剧工作挪移到画布之上,使得绘画更具戏剧性。

于艾君《低端神》,木板、胶、油画颜料、金属颜料,上、下:19.8×29.8×0.8cm,2023

此次展览也是艺仓美术馆“码头计划”的第八期,该计划以艺术江岸为舞台,邀请不同艺术家、策展人、音乐人、设计师、研究者共同加入对话,就展览、教育、公共项目、写作出版、艺术跨界等内容,持续开发具有跨文化、跨学科思想精神的创新实践,并不断探索符合在地语境的艺术生态新模式。在13日傍晚举行的“‘马赛克一切’及‘素描重思’”的对谈中,两位艺术家和策展人刘化童共同探讨,技术发展之中,马赛克与素描近乎人类绘图本能的古老技法将何为的问题。展览将持续至8月9日。(宗和)

上海|吴彦含

方寸之间,编织回忆的花园

近日,青年艺术家吴彦含首次个展“方寸之间”于上海东一美术馆开幕。展览是对其14岁前珍贵的童年时期的绘画创作回溯,也是其艺术生涯的第一次个人展览。展览展出了吴彦含10岁至14岁之间创作的23件绘画作品,在这段重要的成长时期中,绘画成了艺术家的视觉日记,同时也是她自我情感的出口,在每天的绘画中,她逐渐摸索到属于⾃己的独特艺术语⾔。她总是随身带着卡片和勾线笔,随时随地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在她的笔下,黑白线条简约而直接,勾勒出当下最真挚的情感。这种质朴而深邃的视觉表达方式,如同遥远的结绳记事,充满质感却⼜神秘,是属于一个女孩心中的思绪秘密。绘画对吴彦含来说也是一个放松的乐园,她说:“当我在创作时,我会有一种轻松和愉悦的感觉,当我拿起画笔勾勒线条的时候,我一整天的烦恼和负担就全都消失了。”

吴彦含画作

孩童的情感流露也许是最珍贵的,这是⼀种没有假想观众的表达,一切都是艺术家自发的情绪流动,恰恰是因为这份赤诚,她的艺术语言也是独特的。在她的作品中,画面被分割成多个小空间,这些空间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叙事结构。在这些“方寸之间”,艺术家诉说着眼前的现实和无穷的想象,而其中的线条和留白是属于她的 “脑海花园”,画面仿佛无穷无尽,永远处于永恒而无止境的变化之中。

伴随头成长,吴彦含也在接受着传统的美术训练,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创作,同时也依旧珍藏自己的童心、灵感以及对艺术的热爱,这些最珍贵的东西也将不断地成为吴彦含艺术创作的动力。

展览现场

在开幕式上,谢定伟馆长宣布东一美术馆收藏吴彦含的绘画作品《被数学入侵的夜晚xyz》。

展览现场

吴彦含,出生于2007年,四岁开始学习绘画,至今已有十余年。她通过日常绘画记录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此次展览由东一美术馆作为支持单位,陆蓉之担任学术支持,肖戈担任策展人。展览将持续至7月23日。(宗和)

北京|艺术家汪征祯

个展里的“松”与“她”

松树在中国山水画中,常常作为山川的守护者,象征天地之间的稳固与永恒,与山水精神的力量紧密相连。

青年艺术家汪征祯

6月29日,北京skp-s二层的艺术空间呈现了青年艺术家汪征祯的个展——“松”。此次个展主要有三个单元。其中,“诗经”系列作品的朦胧色彩表现源自《楚辞》,汪祯祯在这部传统经典之中汲取精神并使用更具中国传统山水画风格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山水城林”系列作品以更具当代性的艺术语言完成了对风景内容的表现。作者以简约的图形、渐变的色彩、解构的构图表现山水,以山水精神营建山水城林的概念、以当下的视角解析山水关系的方式始终贯穿于艺术家的创作之中;在“她”系列之中,艺术家则以花朵象征女性,强调了女性的自然属性与生命力。

汪征祯作品

汪征祯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探讨了中国山水精神,即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融合共生的生态系统整体意识。女性如松,既有温柔的坚韧,又有坚定的信念,本次展览也旨在探讨“松”的自然精神与新时代女性力量,引发观众对于性别、文化认同和社会价值的思考与讨论。

据介绍,作为青年艺术家,汪征祯现创作、生活于北京和上海。她的创作受到女性主义思想的启发和影响。(文/高丹)

北京|“神话在哪里”

艺术家群体齐绘上古神话

近日,今日美术馆新展“神话在哪里:上古宇宙的奇幻冒险”开幕。

展览追溯中国神话的历史本源,将中国上古神话故事按照时间、空间和生命哲学等思维发展模式进行沉浸式的展示。展览分为“神话起源”“上古诸神”“爱与永恒”“未来神话”四大主题,将28个上古神话故事分为7个展区呈现。从宇宙混沌为始,创世神话为开篇,天地、四季、自然气象等诸神各司其职,幻化自然,孕育万物,自此开启中国上古宇宙的奇幻世界。感受第一神山昆仑、无底深渊归墟、山海生灵等神秘境遇,体会神话中的英雄传说,各种奇异生物、神奇景象和超自然色彩形成中国上古神话独特的沉浸式体验。

展览现场

展览包含了丰富的媒介展现形式,MR虚拟与现实交互体验、图像、装置、互动影像、雕塑、壁纸、数字镶嵌画和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艺术作品。

据悉,展览由艺术家冯彦博、李子宁、孙文杰(小落)、闫恒(左北)、钟港等联合出品,艺术家们依据先秦、汉代时期文献所记载零星片断的神话故事,通过这些散佚的神话,探索中国神话起源、历史发展与未来。

展览现场

展览也呈现了当代语境中,AI、MR技术下重塑的神话,跨学科展现科技、艺术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有趣碰撞,特邀艺术家zzyw(汪洋和漆贞贞)的AI智能算法作品《桃源》也在展览中呈现。展览探讨古老神话与现代科学的关联,以及我们对未来神话的想象,通过一系列数字艺术作品展开中国神话与未来科技的浪漫对话。展览将持续至10月13日。

Copyright 2016-2024 柠檬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2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