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这个品牌名,最初来源于2005年英特尔位于以色列的“海法团队”设计的Core微架构,本是面向移动端迅驰平台的处理器,迅驰可理解为当年的“EVO认证”,二者同为英特尔制定的移动端认证标准。
由于桌面端NetBurst微架构的失败,Core微架构后来被英特尔打磨成Core 2,并同时在移动端和桌面端使用,且取得远超意料的成功。
2006年首发的双核E6300在工艺维持65nm不变前提下,仅用1.86GHz的频率,便超越了前代双核奔腾D 3.0GHz的性能,成为DIY消费者心目中的一代神U,这也促使英特尔将酷睿品牌“扶正”,替代过去沿用十余年的奔腾(Pentium)品牌,成为家用处理器产品线的主打,奔腾则降级为略高于赛扬的入门品牌。
2008年英特尔继续推出了Nehalem微架构,此架构其实仍建立在Core微架构基础上,但增添了L3缓存、超线程、IMC等今天仍举足轻重的技术。为体现改进,英特尔在酷睿后面添加了“i7”标识,按英特尔官方解释,i来自intelligence(智能)单词首字母,7则无特殊涵义。
再后各种i5、i3相继问世后,i3/5/7的命名体系终于成型,2017年又增添了i9。由于酷睿i系列延续着成功,再后一代Sandy Bridge微架构仍然继续采用了这个名字。为表示区分,英特尔给它添加了“第二代(2nd Gen)”标识,这便是大家今天熟悉的“x代酷睿”的由来。
实际上之前的14代酷睿也并非酷睿品牌的第14代作品,它只是酷睿i系列的第14代,从初代Core算起该是第16代了。酷睿品牌较之前任奔腾无疑更成功,导致英特尔仍想继续沿用它。
而和当年初代Core一样,初代酷睿Ultra多模块并在移动端引入NPU的设计,被英特尔寄予厚望,认为是继当年Core 2后又一革命性产品,因此英特尔选择保留酷睿标识并添加Ultra,一如当年的i以示改进,这就是今天Ultra 9 285K们命名的由来。
同样是新设计的微架构,同样是移动端试水一年后桌面端转正,“15代酷睿i”变身为“Ultra 200系列”理所当然。虽然就成品发售后的表现看,Ultra 200系列难称成功,尤其游戏性能的滑坡很尴尬,但这和它改变命名方式并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