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汽车市场也涌现了一批新势力品牌,要说这是时代的产物,倒不如说是消费者观念的转折点。
汽车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主要还是这些新晋品牌,是以用户体验出发,从而给自身研发方向定调。也就是这个时期,出现了软件定以汽车。
以国内新势力销量最优秀的理想汽车来看,主打的是家庭用车,所以在自研上也有所偏好。
照顾车内每一个家人
家庭用车当中,实际上更需要关怀的乘员往往会坐在后排。但在冬季,往往会出现前排热,后排冷的情况。而理想对此非常关注,甚至不惜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放在大多车企忽视的细节上。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脚部摆放位置相对固定。一般车上主驾位置会有2~3个吹脚的出风口,但理想MEGA额外增加了2个,主驾吹脚出风口达到了5个。通过流场设计,将出风朝向分别对应驾驶员脚面和脚踝的位置,让热量精准送到人体感知部位,这样不仅热得更快,用户的体感也会更舒适。
此外,针对一排热的快、二排热的慢或不热这一行业常见问题,在理想MEGA上,理想汽车借助舒适性仿真计算,不断优化整车的风量分配,把一排和二排脚部风量的比例设定在1比0.87,相比于行业内常见的1比0.55、1比0.66,更能让一二排乘客享受到同等的舒适性体验。
事实上,只要体验过就能知道,低温条件下人体四肢的热需求高于躯干,所以脚部空间需求的热量更多。这些细节容易被忽视,体验却能明显提升,这就是造车思维的变化。
多源热泵系统,“自产自销”快速制热
对于人体而言,通常在 24℃左右环境温度中,舒适性体验最好。在北方漫长冬季环境下,要使车内达到舒适温度,需要跨越几十度的温差,这时就需要有一套强大的热管理系统来提供充足的制热能力。
目前行业内大部分电动汽车针对冬季采暖有两种常规解法,使用最广泛的是PTC(加热器,用于电池或乘员舱加热的热源产生)直接加热水或空气采暖,简单快速,但要做到兼顾北方较寒冷地区(-20°C)的采暖需求,体积、重量和能耗都会大幅增加;此外也有车企采用热气旁通方案,通过电动压缩机自发热采暖,但这种采暖方式在初始段的制热速度慢且压缩机转速高、噪音大。
为了解决这两种常规解法的弊端,理想MEGA采用了自研多源热泵系统,具备43种模式可以应对全温域多场景下的能量调配。对于低温下空调采暖效果不好的问题,可通过压缩机“自产自销”快速制热:利用空调采暖后温度依然比较高的冷却液快速加热冷媒,激活热泵单元,使电动压缩机产生额外的制热能力。这套方案与行业常规做法的制热能力的对比:采暖速度更快,峰值制热能力更大。
花大成本,智能调节温度
此外,理想还注意到出行过程中,车辆的外界气候、温度等条件会出现不断变化。需要结合智能空调强大的感知能力,才能保证在全场景下,都能实现更强劲、更均衡的制热效果。
从理想L9开始,理想汽车的全场景舒适性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其传感器数量达到了38个,到了新一代产品理想MEGA上,又增加了优化空气质量的二氧化碳传感器、负离子传感器,增加了天气预报、地图导航等信号识别。如今,理想MEGA空调标定可调用全车传感器的数字已经达到了51个,丰富的信号来源通过理想汽车性能强大的车控计算单元(XCU)统一处理,进而实现全车温度的智能控制。
以具体场景为例,在隧道场景下,理想MEGA得益于舒适性算法融合了地图信息,能够识别出隧道场景,结合光照传感器、外温传感器综合判定,在温度控制上做特殊处理、对车外污染源做隔绝,保证温度的稳定舒适,和更好的舱内空气质量。
最后
此前不少人嘲笑“冰箱彩电大沙发”,如今每个品牌在跟进“冰箱彩电大沙发”,对于销量已经跑出来的理想来说,后续跟进的品牌更像是只得其形,没有理解到精粹。
截止目前,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100万辆,众多家庭的选择,更能证明技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哪个更适合自身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