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凯迪拉克 > 上汽大众再“续约”:争当高品质汽车“破风者”

上汽大众再“续约”:争当高品质汽车“破风者”

发布时间:2024-12-07 14:36:12 发布用户: guiwang

在舆论时有“唱衰”合资企业的当下,已经领跑中国车市40年、其成功模式堪称中德合资典范的上汽大众,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反击拳”。

 

11月26日,在上汽大众40周年之际,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资协议。根据协议,上汽大众的合资合营期延长为55年,至2040年。此次续约,是继2002年4月后,双方的第二次提前续约。

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合资合营合同,上汽大众成为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也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全面走向合资合作大时代。

回首上汽大众的这40年,从当年经典的国产桑塔纳,到2008年首款自主开发车型Lavida朗逸上市,再到今天由ID.6 X、ID.4 X与ID.3组成的ID纯电家族,上汽大众一直都在引领时代,破冰前行。

 

在过去这40年里,上汽大众几经风雨日新月异,但也有一种坚守贯穿始终。品质过硬一直是上汽大众不变的用户口碑。而这份由用户口碑铸就的品牌标签,从“三大件可靠”到“看不见的东西”也安全放心;从燃油车动力总成终身质保到电动产品斩获多项品质荣誉称号,都能管窥一二。

 

坚持品质至上的背后,是上汽大众在过去40年里一如既往恪守的德系造车哲学。

 

同步全球标准 成就“合资标杆”

 

曾经,桑塔纳作为家用车、公务用车及出租车火遍大江南北。在热播剧《狂飙》、《风吹半夏》、《繁花》等剧中都出现了不同年代的上汽大众桑塔纳。这款车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代的重要符号。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款车“出镜”,那么这些影视作品就难以塑造出那个年代的真实感。

 

现在不少人可能会认为,如果买到一辆“网约车”同款,并不是什么有面子的事情。但在当时,且不说打车这事儿本身就很“奢侈”,一台车如果能被当作公务用车、警车或出租车,便是证明其品质的“金字招牌”。

如何打造一辆品质过硬且成本合理的车?以CKD组装的方式引进桑塔纳,并非长久之计。双方谈判之初确定,希望在几年时间内整车的国产化率可以在90%以上,以确保上汽大众能合理控制成本,造出真正让“大众”也能买得起的车。但面对当时薄弱的中国汽车工业基础,想同时满足90%以上的国产化率以及大众的品质标准,可谓难上加难。

 

上汽大众为培养本土汽车产业供应链,杀开一条“血路”。当时,每卖出一台桑塔纳,上汽大众就会抽出2.8万元利润,组建了累计金额几十亿元的“桑塔纳基金”,用于扶持配件生产企业。同时,中德合作伙伴还共同建立了400多家高质量的零部件企业,为中国品牌崛起和汽车产业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供应链基础。

 

此外,上汽大众还专门从德国大众聘请了20多位退休工程师,对零部件生产进行培训、指导,并严格遵守德方的“六道关口”——即入门关、首件样品关、工装样品关、质量保证体系关、批量供货关和正式供货关。此后,随着上汽大众的质量管理体系逐步成型,上汽大众后续的生产中,无论是国产化的零部件,还是装配线上的工艺要求,都始终遵循着最高的标准,打造最为结实耐造的产品。

到1989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已经提升至60.09%。到2008年发布的桑塔纳3000时,这款车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8%,但传承过硬的德系品质却一如既往。在当时,只要一家本土的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质量被上汽大众认可,其他厂家就直接采购,可以说,上汽大众的品质认可,就是那个时代行业通行的品质保证。

 

毋庸置疑的是,上汽大众正是靠品质成就实力,最终成为那个时代的合资标杆和成功符号。

传承德系匠心 打磨“看不见”的品质

 

正如历经时代考验的“桑塔纳品质”一样,上汽大众的造车哲学早已深入人心。前段时间,上汽大众正式宣布,为全系燃油车提供动力总成终身质保。上汽大众有这样的自信与底气,也来自多年来对于过硬品质的不懈追求。

在今天,用户对于品质的追求也与时俱进,不再停留于“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质量可靠,人们对于品质的追求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尤其是在整车环保、造车工艺和上游零部件开发流程上,上汽大众早已注重全方位、全流程的品质监管,甚至包括一些用户在日常用车时“看不见”的地方,监管要求都丝毫不懈怠,比如车内的“气味”。

 

在上汽大众的质保实验室团队中,有着一支专门负责“气味”的队伍——气味与散发团队。该团队将根据VW50180等标准严格控制上汽大众整车与零部件的气味与散发,并确保上汽大众整车满足国标GB/T 27630对“五苯三醛”八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值要求。

根据VW50180标准,要求所有内饰总成零部件在前期开发时满足欧盟CLP法规,该法规对1400种左右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值做了严格规定,其中包括1000种左右致癌性化学物质,200多种致生殖细胞突变物质和100多种生殖毒性物质,比国标要求更为丰富与严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品控的检测技术和工艺也在进步。

 

内应力是金属件的重要指标,它无法从外观判断,而是存在于零件内部,影响零件的强度及耐久度。而在其他主机厂还未对内应力有足够的重视时,上汽大众在2013年引进了GE公司生产的XRD3003内应力仪,通过X射线衍射的方式,对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金属零件的内应力进行检测。

今天的上汽大众不仅具备了从开发到生产全流程的品质管理系统,还在诸多用户“看不见”但实实在在会影响品质的地方下功夫。

 

切入到电动车赛道,虽然具备多年造车经验的上汽大众,在电池安全、耐久性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新挑战。为此,上汽大众以用户需求为原点,持续迭代品质标准和理念,致力于打造德系高品质纯电汽车“标杆”。

 

比如已经国产的大众ID.纯电家族,曾获TÜV南德质胜荣耀之星、C-IASI最高分、C-NCAP五星、年度环保车等称号及成绩。今年9月,上汽大众ID.3在2024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上,斩获新能源品牌“中端纯电动车质量表现”第一名。

在关键的电池安全上,上汽大众采用多种防高温、防腐蚀、耐高温及密封绝缘工艺,每个电池包将经历涵盖机械、电气、环境、安全、功能、寿命领域的338项测试,高于53项的国家标准。并且,在耐久性方面,经上汽大众测试,电池包可在室温充电循环500次的情况下损耗不到3%,确保电动车也能有更长的生命周期。

上汽大众的电动车这一领域绝非“新人”,在品质打造上证明,无论燃油还是电动,上汽大众依旧要传承德系匠心,打造电动车品质的“标杆”的决心一如既往。

写在最后:

 

持续打造传承德系基因的品质汽车,是贯穿上汽大众合资40年来不变的经营哲学。现在,上汽大众已经有了完整的一套品质管理体系,大到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结构件,小到车上的一个按钮和每个螺丝,都需要在品质管控上符合标准。

 

从传统制造跨越到智能制造,从燃油车跨越到“电动化+智能化”新赛道,持续为用户打磨高品质汽车的上汽大众,依旧是那个领跑时代的“破风者”。

Copyright 2016-2024 柠檬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2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