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汽车作为出行工具,其座舱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乘坐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座舱的功能和角色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尤其是在智能座舱技术的推动下,使得汽车不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是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出行、娱乐、社交及办公等多重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移动空间。对于座舱而言,其功能也从最初的单纯满足出行需求,逐渐向一个多元化的生活空间转变。
此前,延锋在上海正式发布了面向新消费群体的智能座舱XiM25,该方案便是面向“次世代”的消费者,满足Z世代对灵活性、个性化和高度互联性等多元化的需求。
近期NE时代有幸与延锋国际首席技术官、技术中心总经理,倪嘉文和延锋国际技术中心造型设计总监,XiM25智能座舱造型/体验设计负责人,杨帆进行深入交流,对XiM25的特点与对智能座舱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展开探讨。
01. 从出行方式到生活方式,场景驱动,技术实现
根据全球通行的定义,Z世代指的是1996~2009 年出生的一代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数据显示,国内Z世代人口总数约为2.6亿,未来将成为消费的主力。
杨帆提到,多元化是Z世代群体最大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很难用简单的标签去定义这部分群体。同时,Z世代又非常具有公平意识,追求自我空间,这点在座舱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XiM25智能座舱造型/体验设计负责人,杨帆
为了满足Z世代对于多样化、个性化、自我空间的追求,延锋本次推出了面向Z世代消费群体的XiM25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实现“一人一舱”的使用体验。
XiM25智能座舱展示了延锋在座舱领域强大的技术积累,搭载了数十项创新技术,例如超宽全景立体平视仪表板、低延迟电子后视镜、超窄自然风电动出风口、模块化方向盘、随动天幕长滑动机构、可平躺的创新后排座椅、整舱石墨烯热管理等,并且这些技术都是面向下一代可量产应用的。倪嘉文列举了几个创新的技术应用。
延锋国际首席技术官、技术中心总经理,倪嘉文
一是显示屏和CMS的组合。这是因为如果要在较长的一体式大屏实现曲面的效果,当前还尚未能实现。本次XiM25智能座舱中所用的是通过背投方式(HUD)将图像呈现于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视线位置以实现两者的结合。整个方案相当于三块12.3英寸的屏幕,并且完全没有黑边。为了满足车载的要求,延锋本次还重点解决了散热、显示亮度的问题,结合延锋多维度的操控系统,以提升使用体验。
另外是顶棚的天幕长滑轨机构。针对当前后排顶棚屏幕无法调整位置和角度的痛点,延锋的随动天幕长滑动机构可根据不同车型的车顶造型完美适配,滑轨距离长度最大可达1520 mm,可以覆盖整个车顶。不仅位置和角度可调,并且还能和天幕结合,实现高效收纳或者遮阳的效果。
还有便是仿贝母的纹理设计。本次延锋采用两层光叠加的方案,不仅可以通过流水的方式组成丰富多彩的空间设计,还可以在关闭光源的情况下实现完整的贝壳纹。
对于新功能不可避免的担忧便是同质化竞争,导致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对此倪嘉文认为,趋同是有量的积累再促进质的变化。早在2017年延锋便已经推出XiM展车,也是第一个把座舱的范畴编入智能座舱,包括控制、执行,包括舒适性、智行、安全、便捷性、多场景、可变场景等,这些理念和产品的推广,完全改变了车内的使用场景。延锋也一直致力于将这些先进的理念推向量产,比如上一代XiM23展车上的技术,几乎有70%-80%已经实现量产。在这种情况下,延锋的多项产品快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尤其以座椅长滑轨为例,现在几乎95%以上的长滑轨方案均来自延锋。
为了持续引领智能座舱的未来,延锋不仅实现了智能座舱内所有产品的覆盖,整个内饰、座椅领域,延锋差不多在国内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更关键的是对车内场景的理解。倪嘉文强调,整个车内场景的大数据是延锋对整个座舱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为此延锋专门成立了一个市场调研团队,同时还设有“产品体验官”,从多种渠道收集终端消费者对场景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变化。基于这些需求数据,经过深度分析,再进行技术的实现和新需求的创造。在产品开发方面,也一改此前造型在先的原则,而是强调场景在先,产品战略在后,其次才是造型设计。
在具体合作时,延锋可以基于客户车型产品的定位,快速支持客户智能座舱场景需求的规划以及场景需求的实现。
倪嘉文透露,继XiM25智能座舱发布后,延锋已经着手下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预计会在2027年正式发布。
02. 安全必不可少
在实现“一人一舱”的同时,安全保障也是重中之重,在全新智能座舱场景下,座椅的设计与功能相较于传统座舱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座椅靠背的大角度仰倒调节(如零重力、躺倒坐姿)以及座椅的移动轨迹(如旋转、长距离滑动)等方面,为乘员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乘坐体验。然而,这种灵活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乘员安全保护方面。
倪嘉文表示,延锋一直把安全放在首位,也是唯一一家有安全技术的座舱集成供应商。凭借这些方面的积累,延锋SafeUnit把安全气囊、安全带这些技术都集成到系统中。解决了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安全隐患无法使用零重力座椅的难题。详情可翻阅NE时代早期文章 《延锋Safe Unit技术为解决零重力座椅的安全性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倪嘉文认为未来舱驾一体会成为一种趋势。这是因为要实现智能座舱的高安全,需要自动驾驶数据的输入,以支持零重力座椅的预动作以及碰撞之后的随动,包括安全带什么时候拉,什么时候松以及多少受力等等。延锋目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数据训练,以确保能够有效的利用感知数据。
03. 延锋的优势,技术和效率
当前市场中,竞争非常激烈。一是来自周期,二是成本。
倪嘉文提到延锋产品从概念到量产上车可以控制在两年内,成熟的方案则可以控制在一年内。
为此延锋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开发流程。为此延锋建立了一个供应生态圈,这其中有战略供应商,协同供应商。业务确认后,大家同步启动,快速按照流程来进行开发。
◎二是强调平台化产品开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零部件平台化、设计平台化、技术平台化,在实际项目中只需要灵活组合后再开发即可。
针对价格竞争,延锋采取的是对冲的方式。简单理解就是用技术提升去缓解价格竞争,做高端市场来降低竞争压力。当然快周期也是对冲的一种方式。
End.
新的消费群体对智能座舱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需求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实现,更关键的是对于场景的理解,甚至是超前的场景布局。经过多年的产品积累,延锋已经不仅仅是在产品技术方面实现领先,更是对场景需求方面实现了超前的布局。XiM25智能座舱的推出,充分体现了延锋对场景与技术的集大成表现。未来,凭借延锋多年落地量产优势,XiM25智能座舱所体现出的前瞻理念,也将逐步成为现实,走向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