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乘联会发布《2024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42.3万辆,同比增长16.5%,环比增长7.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025.7万辆,同比增长4.7%。
其中,11月常规燃油车零售115.5万辆,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8%;1-11月常规燃油车零售1,066.3万辆,同比下降15%。11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52.3%,虽然连续五个月突破50%,但连续三个月环比下滑。
11月车市仍延续10月以来的较高景气度,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政策效果持续释放,稳定拉动车市;各车企也开始借助“双十一”宣传以及月中广州车展提升消费者关注度,多重有利因素加持,共同推动11月车市热度进一步提升。
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发布以来,效果远超于地产刺激政策,是少数的补贴就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政策。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均突破200万份,合计超过400万份。
11月乘用车市场的特征:
一、11月零售、批发、生产、出口全面创出当月历史新高,其中出口拉动乘用车批发和生产创出有数据统计以来的各月历史新高;
二、11月新能源零售环比增长5.9%并持续创出新高,这是新能源爆发式增长的表现,体现出市场对国家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双新政策”的良好反馈。今年11月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52.3%,较去年同期增12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突破50%;
三、价格战趋稳,8-11月降价促销明显少于2-4月的频次,11月的车市促销较10月保持平稳;
四、11月新能源出口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33.3%,新能源出口暂时放缓。
五、厂商蓄势稳增长,11月乘用车生产走势大大强于厂商的批发销量,11月厂商总体库存环比增长21万辆。
六、11月高低两端细分市场增长较好,国家以“报废更新”拉动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增长、地方“置换补贴”拉动中高级细分市场的良好增长;
七、爆款车型销量持续突破,11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31个(上月28个)。
按照品牌分类,从11月零售量来看,自主品牌同环比增长,主流合资品牌和豪华车均呈现“同比下降而环比增长”。
11月自主品牌零售154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4%。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4.1%,同比增长8.7个百分点;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60%,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8.5个百分点。11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68.3%,较去年同期增长8.5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11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0万辆,同比下降9%,环比增长6%。11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6%,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4%,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6.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11月豪华车零售26万辆,同比下降4%,环比增长26%。11月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0.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零售份额回落明显。
在新能源市场,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26.8万辆,同比增长50.5%,环比增长5.9%。2024年1-11月零售959.4万辆,同比增长41.2%。
11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0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33.3%。2024年1-11月出口116.8万辆,同比增长24.6%。
新能源车渗透率方面,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2.3%,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12个百分点,较10月渗透率下降了0.6个百分点。11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3.2%;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2.9%;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8%。
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11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4%,同比增4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3.4%,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5.6%,小米汽车等品牌拉动新势力份额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5.9%,同比下降2个点。
厂商排名方面,11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94.0万辆,同比增长15.3%,环比增长7.6%,创历年各月新高。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411.5万辆,同比增长5.6%。受渠道补库的促进,11月乘用车批发创出新高。11月自主车企批发200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5%。主流合资车企批发65万辆,同比下降12%,环比增长13%。豪华车批发28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14%。
11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总体批发表现分化,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大众、长安系厂商总体较强。11月10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厂商共8家(10月8家,去年同期7家),占整体市场份额60%。万辆以上批发量的37家乘用车厂商环比正增长的有28家,其中环比增长10%以上的有16家,上汽通用、北京现代、一汽丰田、长安福特、上汽大众等合资企业的环比增长表现较强。
11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31个(上月28个),宋(118,743辆)、海鸥(56,459辆)、秦L(50,500辆)、海豹06(47,030辆)、Model Y(46,595辆)、瑞虎7(37,518辆)、宏光MINI(37,236辆)、五菱缤果(36,911辆)、秦(36,546辆)、瑞虎(836,177辆)、元(32,498辆)、Model 3(32,261辆)、朗逸(31,434辆)、长安CS75(31,230辆)、星越(30,507辆)、汉(30,467辆)、轩逸(29,120辆)、帕萨特(28,622辆)、RAV4(24,575辆)、速腾(24,435辆)、驱逐舰05(24,344辆)、理想L6(24,318辆)、元UP(24,070辆)、小米SU7(23,156辆)、途观(22,548辆)、博越(22,345辆)、海豚(21,712辆)、探岳(20,865辆)、CR-V(20,494辆)、捷途X70(20,101辆)、吉利星愿(20,038辆)。
其中新能源位列总体乘用车车型销量前5位(上月前5位),秋冬季的瑞虎、朗逸、CS75、轩逸、帕萨特等燃油车主力车型国内表现有所改善。
出口方面,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强势增长特征。
乘联数据:11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9.6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下降10%;1-11月乘用车累计出口438.7万辆,同比增长27%。11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0.2%,较同期下降2.7的百分点。11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4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下降8%;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5.5万辆,同比下降16%。
行业收入来看,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发生营业成本94.75万亿元,增长2.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9%,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2024年1-10月的汽车行业收入83,320亿元,同比增长2%;成本73,113亿元,增长3%;利润3,758亿元,同比下降3.2%;汽车行业利润率4.5%,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1%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其中10月的汽车行业收入9,727亿元,同比增长1%;成本8,582亿元,增长2%;利润399亿元,同比下降17.3%;汽车行业利润率4.1%。
10月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9.4%。2024年1-10月汽车行业的产销较差,但由于竞争压力大,利润主要靠出口和上游产业链,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电池头部企业利润丰厚,其它大部分企业盈利水平剧烈下滑,部分企业生存压力继续加大。
当前新能源的“三电”和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成本仍然存在较大价差,由于燃油车前期仍有微薄盈利,但市场萎缩较快,部分企业严重亏损;新能源车高增长,但亏损较大,电池高利润与整车亏损的矛盾压力较大。新能源后市场维修成本高企和车辆残值大幅减值的客诉屡见报端,在此阶段也需要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