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极星当下的处境,那便是希望已现,但行动“刻不容缓”。
近日,吉利控股与沃尔沃汽车共同持有的极星汽车,发布了最新一期财报。数据显示,极星一季度的汽车交付量为7200辆,当期营收为3.453亿美元,经营亏损2.32亿美元。
尽管这样的数据算不上高光,但是对于身处转型阵痛期的极星汽车而言,也并非不可接受。尤其是相比同期公布的2023财年财务数据来看,有一些数据呈现出了部分提升。比如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2.12亿美元,同比降低1%。这方面的费用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极星积极的成本管理行动抵消了与Polestar 3和Polestar 4全球发布会的商业活动和活动相关的促销活动成本。
显然,如何逆风翻盘,提振销量、稳住市场信心,拉高股价走势已经是极星汽车当下最要紧的任务。对此,极星在财报中称:“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交付了约13000辆汽车,环比增长了80%。我们预计第二季度的收入会有强劲的改善,并对下半年的业务表现有信心。”
极星能否如愿实现财务数据的改善,我们目前还尚未可知。但能确定的是,在吉利控股此前大量抄底购入极星汽车股份的前提下,极星汽车的发展前景反而会更加明朗。
这其中,除了吉利作为大股东拥有持续输血的能力之外,吉利控股构建的电动智能汽车体系力,也是推动极星汽车破局的根本因素。
迄今为止,吉利已经成功运作吉利银河、极氪、领克等品牌旗下多款新能源车型。尤其是极氪与吉利银河,都是品牌发布之后就收获了满堂彩。这背后不仅是因为每个品牌都有精准的定位和特定的消费人群,更得益于吉利在智能电动化领域建立的技术体系,能够在各品牌间实现合纵连横。
从神盾电池、金砖电池,到专注汽车零部件和物联网的耀宁科技、专注电驱动技术的星驱科技,再到已经实现量产的高阶智能驾驶NGP,以及成功探索到太空领域的天地一体化生态,都能贯穿到每一个品牌中,以此让各品牌都可以形成奔流在技术前沿且坚不可摧的“品牌护城河”。
这样的体系力优势其实已经部分体现在极星的车型中,比如极星汽车发布的手机与智能座舱,均采用了魅族系统,这使得车辆生态的智能化体验进入“华小魅”组成的第一梯队。
而顺着这样的研发和产品定义节奏进行下去,极星汽车的下一步动作已经相当明朗,那就是找准产品定位,利用新车的更新迭代迅速增加品牌市场热度。
目前,极星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战略调整和规划。具体来看,在产品规划方面,极星正在大力推出更多新产品,比如电动四门 GT 轿跑极星5和电动敞篷跑车极星6;同时,位于中国重庆的极星工厂已经基本落成,该工厂将成为极星5的主要生产基地,依靠“中国智造”的高水准辐射全球。
渠道方面,极星也正在加速扩张。“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将会提高,计划2025年进入7个新市场,这将是我们的主要增长动力。”极星在财报中表示。从目前来看,这7个新市场包括法国、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泰国和巴西。
除此之外,今年的6月底,极星全球董事会在人事变动方面也迎来新调整。Winfried Vahland (范安德)接替Hakan Samuelsson成为极星新任董事会主席;Christine Gorjanc(克里斯蒂娜)和Laura(申筱洁)被提名为新董事。这无疑是极星为了“救自己于危难之际”而做出的改变。
如今,对于极星来说,能否通过产品布局和渠道布局等一系列动作重塑信心变得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决定极星未来的发展走向,能否进行一次“180°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