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宝马汽车 > 新能源汽车年产1000万辆背后,这匹黑马你了解吗?

新能源汽车年产1000万辆背后,这匹黑马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25-01-11 21:44:56 发布用户: 13041198719

当今这个科技浪潮汹涌澎湃、产业变革翻天覆地的时代,新能源汽车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照亮了全球汽车产业前行的方向。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一举突破 1000 万辆大关,这一数字犹如一声震耳欲聋的号角,宣告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然崛起,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它不仅是我国精心 “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而结出的累累硕果,更是为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铺就了一条熠熠生辉的借鉴之路。

回首过往,这一路走来,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健步如飞,背后凝聚着无数的心血与汗水,政策的东风、技术的突破、绿色理念的扎根以及产业各方力量的汇聚,共同编织成了这张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锦绣蓝图。

 

一、从萌芽到兴起:“十城千辆” 拉开新能源大幕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 2009 年,那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年份。国务院重磅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新能源汽车这片尚显荒芜的土地。紧接着,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大幕拉开,中央财政慷慨解囊,专项资金如潺潺溪流般注入,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坚实的资金扶持。

同年,各大城市热情高涨,纷纷踊跃投身 “十城千辆” 工程。想象一下,在那些城市的街头巷尾,10 个城市,每个城市 1000 辆新能源汽车缓缓驶出,它们或许车身崭新,在阳光下闪烁着科技的光泽,安静地穿梭于城市的主干道、小巷弄,开启了示范运行的征程。虽说放在如今,这千辆的规模或许有些 “小儿科”,但千万别小瞧了它,正是这星星之火,点燃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燎原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从试点城市飘向全国各个角落,2014 - 201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彻底被点燃,掀起了一阵 “新造车” 的狂潮。老牌车企抖擞精神,加大马力投入研发生产;而另一边,由互联网企业跨界布局、新兴创业公司怀揣梦想组建的 “造车新势力” 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尤其是 2015 年之后,那场面堪称热闹非凡,造车新势力最多的时候竟多达百家,市场瞬间变成了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不过也正是在这激烈的角逐中,行业如同装上了高速引擎,开启了迅猛增长的模式。

 

仅仅几年时间,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就成功突破百万辆;再到 2024 年,这个数字如同被施了魔法,直接翻了十倍。每年岁末,行业内那张备受瞩目的 “新势力成绩单” 就像是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市场的残酷与多变 —— 上面的名字更迭频繁,犹如走马灯一般。2024 年的竞争更是惨烈到了极致,据中汽数研的精准统计,在造车新势力中,仅有零跑、小米、理想几家突出重围,圆满完成年度销量目标,其中零跑更是以 117.5% 的超高完成率傲视群雄,拔得头筹。

一位零跑汽车的工程师谈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时,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感慨,说道:“在咱们这个行业,要么一路狂飙,快速成长壮大;要么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迅速销声匿迹,就是这么现实。”

二、零跑崛起:从籍籍无名到行业 “黑马”

2024 年,零跑汽车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在新能源汽车的浩瀚星空中绽放出夺目光芒。这一年,它累计交付量将近 30 万辆,年末更是气势如虹,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 4 万台。谁能想到,曾经的它不过是行业角落里一个毫不起眼的 “小透明”,如今却一路逆袭,跻身 “新势力” 前三甲,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接受着来自各方审视与探究的目光。

 

时间回溯到 2019 年,零跑首款产品 S01 满怀期待地推向市场,然而现实却给了它一记沉重的耳光,上市后遭遇市场冷遇,门可罗雀。祸不单行,此后一直到 2020 年,零跑都未能再成功拉到一笔融资,资金链紧绷,仿佛在悬崖边缘摇摇欲坠。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2020 年 10 月,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 朱江明带着他那群一路摸爬滚打的元老团队,齐聚千岛湖畔。彼时的千岛湖畔,秋风瑟瑟,湖水波光粼粼,却映照不出他们内心的忐忑。在湖边的会议室里,他们围坐一团,展开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剖析与策略研讨。从研发的短板到管理的漏洞,无一遗漏,并且精心制定了未来三年的宏伟计划,朱江明目光坚定,当众立下豪言壮志:要让零跑成为新造车势力中的佼佼者,冲进前三。如今回首,这份承诺已然兑现,令人赞叹不已。在当下竞争白热化、对手如林的新能源汽车江湖,零跑究竟是如何施展 “魔法”,实现这令人惊叹的 “逆袭” 的呢?

三、核心竞争力:“好而不贵” 背后的全域自研

 

在朱江明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 “好而不贵” 是零跑汽车纵横市场的不二法宝,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所在。

他曾在公开场合满怀真诚地表示:“我真心希望能为这个行业添砖加瓦,让消费者买车不再是掏空几年的积蓄,而是只需半年的辛苦积攒就能轻松拥有。”

零跑自始至终都锚定大众化车型市场,将目光聚焦在 10 - 20 万这个极具性价比的价格区间,一门心思地要做到 “好而不贵”。细细探究 2024 年零跑汽车交付量为何能实现翻番增长,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源于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带来的 “开源” 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则是全域自研战略下对成本的精准把控,发挥出了强大的 “节流” 优势。

2024 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像是一片波涛汹涌的红海,竞争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各大品牌不仅在销量与市场份额这块 “必争之地” 上短兵相接、拼得你死我活,还在品牌塑造、产品多元化方面各显神通,展开激烈角逐。与此同时,价格战的硝烟弥漫,技术创新的压力如山,双重重压让每一个车企都喘不过气来。越是在这样复杂多变、竞争多样化的关键节点,清晰明确的品牌定位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就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这一年,在 “四叶草” 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和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两大颠覆性创新技术的强力加持下,零跑汽车 C 系列车型销量占比持续攀升,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C 系列车型宛如一位全能选手,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强化安全性、拔高车辆智能化水平等多个维度表现卓越,与此同时,还巧妙地降低了整车重量与成本,实现了量价齐飞的完美局面,当之无愧地成为零跑旗下的 “明星系列” 之一。

说起 “四叶草” 架构,那可是零跑汽车的得意之作,它正式亮相于 2023 年 7 月底。凭借 1 颗 SOC 芯片与 1 颗 MCU 芯片珠联璧合,打造出中央超算系统,将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车身域完美融合,以超高算力、闪电般的通讯速度、超低时延,让智能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之间实现了高效协同,宛如一支配合默契的交响乐团。当时,朱江明站在发布会台上,眼神中满是自豪,着重强调:正是多年来坚定不移地走全域自研之路,零跑才有底气、有实力深度挖掘核心技术,让技术为产品赋能。

 

全域自研,堪称支撑零跑汽车持续创新的稳固基石。朱江明深知,新能源汽车本质上就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得惊人,完美契合 “每 18 个月所有性能就要翻一倍” 的摩尔定律。所以,零跑坚持全域自研,就如同给自己装上了敏锐的触角,能够时刻保持对市场变化的超高敏感度,并且在第一时间做出敏捷反应。反之,如果依赖供应商提供模块化部件,就如同穿着厚重的铠甲跳舞,很难跟上市场快速迭代的节奏。

新能源行业一直以来都被视作 “新质生产力” 的典型代表,零跑凭借多年的全域自研积累,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头扎进研发的深海,持之以恒地深耕细作,这才有能力紧紧跟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更新的步伐,甚至在某些领域一马当先,成为领跑者。

在零跑内部,创新就像是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着前行的道路,而其第一要义便是打破常规、放飞想象、勇敢实践。

就拿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来说,它可是零跑自研技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项技术首次亮相是在 2022 年,然而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 2016 年。那时的零跑刚刚成立,就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朱江明却大胆提出要研发无电池包的集成电池。这想法一抛出,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工程师们纷纷摇头,觉得这简直就是 “痴人说梦”。电池产品线负责人宋忆宁当时皱着眉头,无奈地回应道:“咱们现在连最基础的可拆卸电池都还没捣鼓明白呢,就想去搞集成电池?这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

但朱江明没有就此放弃,2018 年,他再次把这个大胆的想法摆到桌面上,语气坚定地强调:“大家别畏首畏尾,要大胆想象、放手去做。” 在他的坚持与鼓舞下,团队齐心协力,经过数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反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零跑真的成功推出了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那一刻,宋忆宁内心的震撼难以言表,他感慨道:“有些事儿,别人可能想到了但没勇气去做,咱们零跑不仅想到了,还真就做成了,这就是咱们的厉害之处。”

而且,全域自研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技术领先,还体现在成本控制上。就拿 CTC 技术来说,它上线后,每辆车的成本能节省超过 1000 元,关键是性能还更上一层楼,这就相当于给零跑汽车穿上了一层坚固的 “性价比铠甲”。

朱江明始终把 “零跑最重视研发” 这句话挂在嘴边,并且付诸行动。公司里的很多工程师都由衷地表示,朱江明给予技术负责人的信任堪称毫无保留,如同坚实的后盾。也正是凭借着这清晰明确的品牌定位、深厚扎实的全域自研底层能力、团结协作的团队创新精神,零跑这匹 “黑马”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路疾驰。

四、走向世界:零跑的国际化征程与团队力量

2015 年,在西班牙瓦伦西亚的街头,阳光洒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一辆小巧玲珑的电动小车吸引了朱江明的目光。那一刻,一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梦想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创办零跑汽车的想法就此萌芽。时光流转,到了 2024 年,零跑汽车的 4S 店在同一个地方盛大开业,曾经的梦想照进现实,令人感慨万千。

2023 年,零跑做出了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重大决策,与欧洲 Stellantis 集团强强联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零跑国际”,自此开启了积极开拓欧洲、亚太、南美、非洲等全球市场的宏伟征程。

当下,中国新能源行业在国际舞台上已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领先地位。在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同 “近身肉搏” 的大环境下,出海寻找新的增长蓝海,成为众多车企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加强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展现创新实力、深化品牌影响力的绝佳契机。

朱江明心中怀揣着一个宏伟蓝图,他期望未来零跑能够成长为一家全球化的电动车企,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就是为全球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像传递温暖的阳光一样,给用户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在零跑内部,“幸福感” 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它可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朱江明在零跑汽车 9 周年的一封饱含深情的信《心之所向 无往不前》中着重提到,要强化 “幸福感” 的情感共鸣,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用户为中心。

这绝非是画一张遥不可及的大饼,而是真心希望零跑团队在为用户倾心提供优质价值与贴心服务的过程中,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价值与成就。

电子产品线负责人周洪涛回忆起 2016 年 10 月的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依然难掩兴奋之情。那天,电池电机电控搭载裸车第一次缓缓启动,灵动地动了起来,有同事眼疾手快,将这珍贵的一幕拍摄成视频,迅速发到大群里。瞬间,整个群里就像炸开了锅,满屏都是大家激动的鼓掌欢呼表情包,那一刻,所有人内心的喜悦与自豪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共同见证一个新生儿的诞生。

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真挚的情感共鸣,如同坚韧的绳索,将这个团队紧紧捆绑在一起,让大家彼此信任、携手并肩,无惧困难险阻,成功穿越市场周期的跌宕起伏。一位工程师面带微笑,语气坚定地说:“在零跑,咱们不分什么派别,来到这儿,大家就都是零跑派。” 这,就是零跑 “工程师精神” 最生动、最真实的写照。

如今,零跑拥有一支 5000 人的工程师 “强军”,其中六大领域的技术带头人,个个都是早在 2015 年就义无反顾加入零跑团队的 “元老级” 人物,他们是零跑技术创新的中流砥柱。

2024 年 12 月,在零跑汽车九周年的特殊时刻,朱江明与众多工程师齐聚一堂,拍摄了一张气势恢宏的大合影。照片中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自豪,那是经历风雨洗礼后的从容,也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光芒。

据悉,创立零跑汽车对于朱江明来说,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 “二次创业”。当年 48 岁的他,本可以惬意地享受悠闲时光,每天晒晒太阳、钓钓鱼、打打高尔夫,过着让人羡慕的安逸生活。但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却始终跃动着,对新事物充满渴望,毅然决然地投身新能源汽车这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领域,只为给用户和行业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改变。他曾感慨道:“这一路确实充满艰难险阻,但每一次攻克难题、突破困境,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挑战越大,当你成功跨越时,那种成就感就如同翻越了一座巍峨大山,心中涌起的幸福感无与伦比。”

这种幸福感的源头,其实就是满满的成就感。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既有勇于开拓创新的行业先锋一马当先,也有众多品牌奋起直追、不甘落后,同时还有部分车企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掉队,面临被淘汰的残酷命运,容不得半点懈怠。而零跑,怀揣着雄心壮志,渴望在这条赛道上跑出更多、更亮眼的 “成就”。

2025 年,零跑已经锚定了新的目标 —— 突破 50 万辆。朱江明目光长远,还提出了未来的努力方向:全方位提升品牌价值,让零跑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通过技术革新实现成本的进一步优化;精心打造保质保量的爆款产品,用产品实力征服市场;加速国际化步伐,让零跑的旗帜在全球各地高高飘扬。

他反复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零跑团队都要始终保持创业之初的激情与拼搏心态,在挑战与创新的双重磨砺中,为用户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如此,每一天都能亲眼见证零跑的成长与进步,每一个为梦想奋斗的日子都过得无比充实。

“这,就是属于零跑人的幸福感。”

2025 年作为 “十四五” 的收官之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利好消息接连不断,如同喜庆的鞭炮声。1 月 3 日,国家发改委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在 2024 年的以旧换新活动中,超过 60% 的消费者果断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一强劲势头直接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连续 6 个月超过 50%。

显而易见,新能源行业正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有望实现更加迅猛、健康、可持续的蓬勃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当下的市场环境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四伏却又暗藏生机。尤其是像零跑这样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黑马”,刚冲破一个竞争圈层,马上又要面对下一阶段更为严峻的挑战,就如同游戏中的 “升级打怪”,难度逐级攀升。正如朱江明所预判的那样:“未来三年至关重要,我们已经踏入了决赛圈,此时的竞争对手不再仅仅局限于‘新势力’,而是那些真正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主流品牌。”

零跑究竟能否从一匹令人惊艳的黑马,蜕变成长为一匹纵横四海的千里马,时间会给出答案,我们满怀期待,拭目以待。

Copyright 2016-2024 柠檬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2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