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宝马汽车 > 全力押注安徽,大众如何“艰辛探索”电动化之路?

全力押注安徽,大众如何“艰辛探索”电动化之路?

发布时间:2024-12-28 08:20:57 发布用户: 13041198719
近日,全球知名老牌车企大众在德国总部的命运,可谓坐上了“过山车”:从关厂传闻,到最终确定裁员,听起来像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剧本。
 
但这最多只能算是“续命”,这家汽车行业的百年老店,要想真正焕发青春,要做的远不止这些——以往签署的合作协议,终于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刻!
 
 
总部裁员,艰难的选择?
 
具体说来,据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2月20日,大众汽车集团与工会组织IG Metall达成一份名为“未来大众”的协议。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2030年之前削减73.4万辆的德国工厂产能,并通过提前退休和买断等“负责任”的方式削减3.5万个工作岗位。也就是说,现在距离靴子落地,最多还有5年时间!
 
裁员的同时,降薪也会跟上:据媒体报道,大众将在中期内每年节省150亿欧元,其中劳动力成本和产能的削减每年将为该公司节省约40亿欧元。因此,该公司4000名管理人员在2025年和2026年的薪酬将降低10%,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们的薪酬将分别下降8%、6%和5%。
 
裁员降薪同时,产业转移也必不可少:大众表示,其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的生产将从四条装配线削减至两条,而高尔夫车型的生产也将从2027年开始从沃尔夫斯堡工厂转移到位于墨西哥普埃布拉的工厂。
 
任何时候,裁员降薪听起来都不会是好消息,但和最初“关厂”的版本相比,已经是一个平衡各方诉求的版本了!
 
当时,大众汽车集团一度公布关闭德国工厂计划,举世皆惊——家大业大的大众,难道真走到了穷途末路?而目前这个版本的推出,也是在与工会长达三个月的谈判之后才最终敲定的。
 
形势确实非常严峻:据媒体报道,大众公司首席财务官称,自新冠疫情至今,欧洲汽车市场销量减少了约200万辆,这些需求不会再恢复。其中,大众汽车损失的销量约为50万辆,相当于两座工厂的产能。
 
欧洲汽车市场的不景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德国经济研究所Ifo的研究显示,今年德国汽车业的总体产能利用率仅为78%,较往年平均水平降低9个百分点。数据分析公司Global Data的研究则认为欧洲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有60%,其中德国汽车业的产能利用率低至54%。
 
欧洲汽车市场的萎缩,还与电动神话的“破灭”有很大的关系。这两年,欧洲各国此前对电动车的高额补贴已经一去不返:以德国为例,原定要执行到2024年底的补贴政策,于2023年底突然被毫无征兆终止了——甚至没有给产业链上下游反应的时间,这与一向拖沓的“欧洲作风”形成鲜明对比!
 
杰富瑞(Jefferies)此前报告,到2030年,欧洲人每年购买的电动汽车将比此前预测的少200万辆。如果销量持续低迷,欧盟到2035年禁止销售新燃油车的计划将受到影响。而根据瑞银(UBS)的另一组数据,2024年至2030年间,欧洲人购买的电动汽车将比预期少近900万辆。
 
政策的“风云突变”,对于大众这样重注电动转向的车企,无异于一记晴天霹雳——特别是考虑到其已经改造核心工厂所下的血本,会不会变成沉没成本!
 
据公开报道,四年前,为了打赢纯电动转型的关键一役,大众汽车对位于德国大本营的茨维考(Zwickau)工厂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大规模改造。前后押注330亿美元!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只是第一步:实际上,过去几年,大众为电动化转型已累计投入了890亿欧元,并计划在2023年至2027年继续投资1800亿欧元。而ID.3,就是大众汽车电动化的“战略车型”——不管是在大本营欧洲,还是在中国!
 
没想到被大众寄予厚望的ID.3,2023年在德国和中国上演了一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大戏:据公开报道,当时在中国只卖10万出头的大众ID.3,在欧洲的起售价都要3.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贵了两倍都不止。
 
如此悬殊的差价,自然让愤怒的欧洲人产生了被“割韭菜”之感,同时对欧洲车市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欧汽车贸易争端的“导火索”。无他,只因为两地的生产成本实在过于悬殊,无论是部件还是人工!
 
 
西进,
大众中国的下一个“福地”?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大众集团至关重要的市场。大众在曾经的“福地”中国,如今的增长也陷入瓶颈:仅以南北两大厂为例,无论是上汽大众还是一汽大众,“躺着数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请看上汽大众的“成绩单”:2023年,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还有31.3亿,单车净利润降到2600元/辆;较2018年的巅峰时期下降81%!2024年上半年,上汽大众归母净利润仅8.6亿,单车净利润不到1700元。而“一汽大众”上半年的净利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奥迪,因此不具备可比性。
 
利润的下滑,罪魁祸首自然是销量下滑:据财报,2024年1月到-9月,大众欧洲市场出售279.3万辆,同比下降0.8%,但中国市场销量为205.66万辆,同比大跌10.2%;其中第三季度在中国的销量为71.15万辆,同比下降15%。
 
不过,大众中国地区纯电汽车销量难得正增长,第三季度为5.75万辆,同比增长5.2%;今年前三季度销量14.8万辆,同比增长26.5%,创下新高。然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销量的增长,有多少是靠惨烈的价格战换来的,恐怕没人能给出精确数字!
 
车企的价格战有多血拼?在2024年即将收官之际,为完成年销目标,多家车企集体开启年底冲量模式,价格直降、现金抵扣、尾款立减、保险补贴、限时一口价、多年0息等“明降”与“暗降”的多种降价方式层出不穷,无关价格,无关销量,就是两个字“降价”!
 
可以想象,这样的惨烈厮杀对车企而言,如果短期内不能以价换量,业绩遭到侵蚀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进而影响企业下一步的经营策略。而近年来,大众在华的布局策略,很明显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 
Copyright 2016-2024 柠檬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2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