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宝马汽车 > 一颗木瓜背后的数字经济学:“多多好特产”如何重塑传统农货电商

一颗木瓜背后的数字经济学:“多多好特产”如何重塑传统农货电商

发布时间:2025-05-18 17:01:30 发布用户: 13041198719

云南最不缺好特产。

许多消费者对于木瓜的印象,是青涩、生硬、寡淡。但在李庚旭的家乡云南蒙自,充足的日晒、充沛的水分、昼夜间的温差,令生长在此的红心木瓜自带好吃基因,汁水丰富,香气浓郁,口感甜蜜。

这种好特产的品质,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另外一些,则是得益于云南黄金的地理位置。云南虽然不产榴莲,但随着RCEP的全面生效、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和电商平台的发展,云南榴莲进口量已跃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

和李庚旭一样,白钊也通过榴莲,看到了好特产背后的市场潜力。

但卖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或者说,卖货容易,算账难。李庚旭和白钊坦言,做电商,非标品比标品难做,而在非标品里,生鲜最难做。“生鲜电商的财务体系非常复杂,很多人天天不是在赚钱,而是在算账;甚至账都没做清楚,店已经亏损倒闭了。”

这一点,李庚旭和白钊意识到了,也有些优势。在转行生鲜电商前,他们一个是大厂程序员,一个是大学里的高数老师、企业里的总裁。用数字化赋能生鲜运营,每天销售万单以上,是他们瞄定云南好特产后的实践成果。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好特产和数字化运营的模式,放到了拼多多上,而拼多多也看到了他们。4月,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拟投入1000亿资源,持续发力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在农业领域,该计划依托“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继续加码水果、海鲜、水产等品类的扶持力度,帮助优质商家探索农货上行新模式,助力产业提升附加值,推动农牧产业增产增收。

为什么是木瓜?

初中时,李庚旭打游戏,想写一个外挂偷偷懒,于是他接触到了编程,在网上找教程自学。大学时,阴差阳错,他没能读计算机专业,但一心想把编程自学好,以后拥有创业的本事。

2013年,他成为了互联网大厂的一名程序员,但“越写越对未来感到迷茫”。理想汽车的李想是李庚旭的偶像,创业的种子一直扎根在他心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个做电商的朋友,交流后颇受启发,于是,他尝试转行。

回到家乡,李庚旭看到了云南特色水果背后隐藏的巨大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决定电商之路就从卖水果开始走起。彼时,这个领域的商家少之又少。创业伊始,他就尝到了甜头——利润率一度高达50%。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平台和商家入局,做水果电商的门槛越来越低,利润空间也越来越薄。

更让李庚旭痛心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例如石榴这样的家乡好水果,因以次充好等市场乱象导致口碑受损,价格一落千丈,农户和商家都遭受了损失。

在深入原产地打造供应链的过程中,他发现,木瓜在电商市场的价格区间差异较大,海南木瓜种植成本高,价格偏贵,云南木瓜卖相欠佳,但口感出众。由于缺少有效的品牌推广和品质管控,家乡的红心木瓜,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价格都未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我深知石榴的教训,所以选择木瓜,若能建立标准化的种植和销售体系,从源头把控品质,解决卖相和品牌的问题,也许能避免重蹈石榴的覆辙,开拓广阔的市场。”李庚旭说。

Copyright 2016-2024 柠檬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2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