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前夕,手握3亿月活用户的小红书,接连高调官宣与淘宝、京东合作,推出“红猫(狗)计划”。
此外有消息称,其与拼多多的跳转合作已进入内测阶段。
而更早之前,小红书就已支持跳转企业微信,这与曾经屏蔽微信号以及严防用户导流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场看似美丽的商业联姻,体现了两个趋势。
一个是电商行业迎来拆墙与融合热潮,进行生态融合。另一个则是在种草难度日益增大之下,电商巨头和小红书都想抓住种草经济的优势,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在这次合作,小红书看起来成为各方拉拢的香饽饽,却也暴露在盈利模式探索上的迫切焦虑——尽管平台影响力强大,但其赚钱能力似乎总差那么一点。


小红书,急了
这次是小红书商业化进程中一次罕见的激进之举。
相比此前和外部平台合作“三红”(小红星、小红盟、小红链)的浅层试水,“红猫计划”不仅开放广告外链跳转(即支持小红书直接跳转淘宝外链),还首次与合作方共享阅读量、收藏率等核心指标数据。

这种转变,源于其自营电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教训。
2014年开始,小红书先后推出自营平台“福利社”和户外垂类电商“小绿洲”,但最终都因供应链短板和运营乏力,两大平台相继停运。这迫使小红书重新审视自身定位。
自营电商的不给力,促使小红书转型,借力打力是其中一招,从闭环转向开放合作。
2020年,小红书首次向淘宝开放外部链接,允许笔记和直播间出现商品链接,试图通过流量导流来实现变现。
这次合作以失败告终。链接跳转卡顿以及内容与商品关联性弱的问题,引发用户强烈吐槽,外链跳转更导致用户停留时长大幅下降。
最终,小红书在2021年切断外链,转向“号店一体”的闭环模式,甚至一度封禁笔记中的第三方平台截图和联系方式。
然而,封闭生态未能解决盈利难题。直到2023年起,小红书才逐步试探性地开放与外部平台的合作,从“小红星”到如今的“红猫计划”,开放尺度层层递进。
为何反复横跳?小红书让人眼花缭乱的步伐,核心在于盈利模式的挣扎。
有媒体估算,2024年全年,小红书的收入逾47亿美元,净利润接近10亿美元,对比2023年净利润实现翻倍。
